第432章 案卷
案卷
小裴爷一看谢五十的表情,气就不打一处来。
这小子不会打退堂鼓吧?
是人吗?
“没什么可想的,只要咱们小心一点,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小裴爷恨铁不成钢啊,“再说了,我们退了,就剩下她们两个人,这案子怎么查?”
“你说得对。”
谢知非大步走出书房,“我去和她说。”
“哎,你给我回来!”
应该我去和她说!
小裴爷磨牙,娘的,怎么又被他抢了先?
院子里,桂花开得正盛。
谢知非走出来的同时,晏三合转过身,刚刚屋里的对话,她听得一清二楚。
“唐明月一早我送走了,老御史那么大的事儿,咱们都查了个水落石出,郑家的案子相信也可以。”
谢知非稍稍往前靠近点,柔声道:“没的我求你的事情,我自己还怕的。”
“那就开始吧。”
晏三合抬脚往书房去,不料被谢知非拦住。
“对了,你觉得唐明月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晏三合一怔。
“长相,性格,为人,你觉得怎么样?”
“不错啊,挺懂事的一个姑娘。”
谢知非不知道想到什么,忽的笑了:“我看她有点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的。”
晏三合有些不明所以地看着他。
谢知非把路让出来,“我就和你随便说说,没别的意思。”
“那就干正事吧。”
晏三合从他身边走过,谢知非看着她的侧影,忽然心中一动。
“小右。”
没人答应。
没有回头。
她像是没听到似的,继续往屋里走。
“晏三合。”
晏三合咔一声站定,转过头,“干嘛?”
谢知非目不转睛地看着她,看着她脸上的表情,半晌,慵懒地笑了笑。
“没事,就是想叫叫你的名字。”
有病吧!
晏三合扭头就走。
……
门,再次合上。
晏三合不再废话,拿起第一本案卷,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过去。
屋里安静下来。
李不言无聊地托着下巴,一个接着一个打哈欠。
黄芪的目光一会在李不言身上,一会落到窗外,最后索性站起来,去外头守门。
有些人注定得不到,那就看都不想看到,宁肯去外头吹冷风。
丁一也跟出去,他得找黄芪问问自己不在的三个月,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朱青往每人的茶碗里添了点热茶,开始打坐调息。
谢知非懒洋洋的歪在贵妃榻上,眼神有些发直,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只有一个小裴爷,悄无声息的站在晏三合的身后,低头看着案卷上的每一个字。
每一个字都认识,但连起来是什么意思,他就不知道了。
他的注意力都在晏三合那段白生生,细伶伶的颈脖上,甚至有种想把手伸过去,捏一捏,揉了揉的衝动。
对了,她到底对我有没有意思啊?
总这样暗戳戳的,也不是办法,我得想想招啊。
一卷看完,晏三合转过身把案卷递到小裴爷的手上,“站着累,坐下看,看仔细些。”
有意思。
绝对对我有意思!
小裴爷心头一喜,接过来,经过李不言身边的时候,赏了她一记毛栗子。
“睡什么睡,一起过来看。”
一记,就把李不言打醒。
她龇龇牙,在心里骂了声“王八蛋”,到底还是把脑袋凑过去看。
看了几个字,又想睡觉,这破案卷简直比催眠曲还要催眠。
“谢三爷,别偷懒啊,也过来看看。”
谢知非看她一眼,李不言被这眼神中的鄙视激得想骂娘,“凭什么你不看?”
谢知非冷冷的回了她四个字。
“倒背如流。”
……
这一看,就看到了四更天。
最后一页掩上,晏三合抬头,目光左右看了看。
“在找我?”
声音从头顶落下来,晏三合明显吓一跳,“你怎么站在我身后?”
“刚刚站过来。”
谢知非走到她对面,“看出什么问题没有?”
晏三合把最后一卷案卷传给小裴爷:“你们先看下去,我要理一理。”
说着,她从太师椅里站起来,到院子里慢慢踱着步,一圈又一圈。
谢知非跟出去,一撩长袍,很没形象的在门槛上坐下来,目光追随着那道身影。
三个案卷,她花了将近一个半时辰看完。
看的过程中,她的表情十分的平静,只在中间皱过三次眉头,如果她知道自己就是郑淮右,应该不会这么平静。
晏三合平静吗?
后槽牙都恨不得要咬碎了。
但理智告诉她,要冷静,就当是在破解一个不相干的人的心魔。
但胸口还是闷,闷得透不过气来。
所以她才迫不及待地走出书房,用她最习惯的方式,一边思考案情,一边缓解扑面而来的窒息感。
也不知道走了多少圈,她顿下脚步,偏过头,向谢知非看去。
四目相对时,谢知非的眼睛如拨云见日一般,亮起来。
然而下一瞬间,晏三合却轻轻摇了摇头。
“没有问题?”他脱口而出。
晏三合迟迟没有说话,直到谢知非紧张的不由自主站起来,才从唇里轻轻吐出两个字——
“没有!”
她口气中的斩钉截铁,让谢知非心狠狠地跳了两下,眼里的失望藏不住。
“怎么会没有问题呢。”
“动动脑子,三爷。这案子过去九年,这案卷多少人看过、审过、核过?”
晏三合冷冷一笑。
“我乍一看就能看出问题,吴关月父子又何必被冤枉这么些年?吴书年又何必郁郁而死?”
她走到他面前,“没问题,才合乎情理。”
“对不住,是我急了。”
谢知非刚刚用“倒背如流”四个字回答李不言,其实并没有一点夸张。
这些年案卷在他脑海里翻过来,覆过去地琢磨多少遍,他能得出的答案也是:没问题。
他脸上露出些歉意:“我想着你是晏三合。”
“晏三合也是人。”
晏三合悠悠道:“也要一步一步慢慢来。”
郑家的灭门惨案,其实并不复杂。
时间:永和八年七月十五,丑时二刻。
地点:四条巷,郑府府邸。
人物:数名手拿宽刀的黑衣人,以及郑府一百八十人。
事件经过:
黑衣人事先踩点,在郑府几口井里尽数下了蒙汗药,等整个府邸陷入昏睡时,便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屠杀。
所到之处,几乎没有遇到抵抗。
只有三处地方例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