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页
她已经认定刚才余弦故意往衣袖上泼水,就是不想参与评诗的环节,因此才更加生气。
自己一心想要的东西,余弦完全看不上,余锦心情能好才怪。
宴会刚结束,余锦就咬着牙气呼呼往外走,打定主意以后再也不管余弦。
她走得急,因此就没注意到众人离席时,她关注过的沈文山眯着眼看着她们的方向,久久未曾移开视线。
余锦打定主意以后不再和余弦一起出门,但是回家没两天,她的决心就被彻底粉碎了。
因为余弦一下子成了京城中的香饽饽,三天两头就有帖子递到余府,邀请她出门赴宴。
今天去游湖,明天拜佛寺,后天又有这家那家的秋宴。
但余弦到底是个庶女,那些邀请她的人虽然看重她,却不能隻邀请余弦。
毕竟她在京中也没有交好的手帕交,便只能用邀请余家两位小姐的借口,把余锦和余弦一起邀请了去。
这就导致余锦再怎么不愿意,也只能一起去。
次数多了,便是余锦再怎么迟钝,也发现不对了。
为什么每次她和余弦出去的时候,都会非常“巧合”地遇到世子?
游湖的时候沈文山在旁边船上,佛寺敬香时沈文山在一墙之隔的偏殿,宴会上必有沈文山吟诗作画,展现文采。
余锦只是讨厌余弦,不代表她没脑子。
她在很久之前就和沈文山见过,但当时那人根本就没将她放在眼里,余锦自知以余家的地位也攀不上齐王,心中只是残留了一丝丝留恋,毕竟丰神俊朗的男子谁不喜欢?
可如今一年见不到一次的沈文山却频频出现在周围,余锦当然发现不对了。
这段时间,她身边出现的最大变数就是余弦,其他交好的女子都是老朋友,沈文山也见过。
所以沈文山这么多次的巧合出现,难道是为了余弦?
可她死活想不明白,沈文山为什么会这样?
毕竟余弦太懒散了,不管是出去玩什么,她都是躲在角落里躲人,这样的人到底是怎么被沈文山注意到的?
难道身后有安宁公主做靠山,就真的如此不同吗?
可是仔细一想又不对,沈文山好歹是齐王世子,和安宁公主的差距并不算特别大,都是皇亲国戚,沈文山没有必要为了安宁公主的地位来讨好余弦。
余锦自己想不明白,只能私下里将此事告诉了母亲。
余夫人为人精明,虽然同样想不通缘由,却直觉这里面有问题,斟酌再三后,决定以后不再让余锦和余弦一同出门。
然而她到底身处内宅,不是很注意余弦的动向,余锦又是自己纠结了一段时间才告诉她,因此反应还是慢了。
不等她把余锦和余弦分开,便天降一道旨意,赐婚余府。
赐婚的对象不是最近炙手可热的余弦,而是已有婚约的余锦。
原本余锦的婚约对象是礼部侍郎家中嫡子。
两家地位相差不大,余绪林和那位侍郎又是同科进士,算是故交。
这门亲事是余夫人再三相看之后定下的,既能保证余锦嫁过去能过好日子,又不会让余锦在夫家受委屈。
只是由于侍郎之子要参加科举,明年便要下场,两家便只是做了口头婚约,并没有交换庚帖。
但此事已然是板上钉钉了。
现在突然来一道圣旨,说齐王世子心悦余锦,愿结秦晋之好?
余夫人接完旨,当场就晕了过去。
余锦呆愣楞地看着接旨后笑容满面的父亲余绪林,心中一阵阵发冷。
满府的人都一脸惊诧不知究竟,只有余绪林嘴巴都要咧到后脑杓,还一个劲儿的往传旨太监手里塞银子。
如此作态,余锦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件事情父亲早就知道,甚至很可能是他做主答应下来的!
余锦踉跄几步,脸上已露泪痕。
年少幕艾,谁不喜欢名声大的男子?但余锦心中十分清楚,沈文山不是良配。
齐王世子在京中不只是有文才武略的好名声,同样有风流多情的名头,是京城诸多头牌的入幕之宾。
男人眼里,他有本事、多风流,可在女人眼里,却不是好事。
余锦没有那些贵女们的底气,觉得自己能够治得住沈文山,因为她是亲眼看到母亲是如何因为父亲满后院的小妾伤心的。
当年父亲和母亲也是恩爱过的,可之后呢?小妾一个接一个送进后院,正妻被他冷落至此。
若是她嫁给了沈文山,又哪里能得到好日子?
即便她是世子妃又如何?
难道她一个小小水部郎中的女儿,还能管得了沈文山把哪个女子接进后院吗?
更何况这段时间她还亲眼见证了沈文山对余弦的不对劲,心中更是惶惑。
余锦悲恸欲绝,抓着母亲的衣袖,泪流满面。
——
京城中人显然也没有想到齐王和世子会突然来这么一出。
不少人都知道余家的嫡女余锦早有婚约,如今沈文山半路杀出,此事做的实在是不地道。
难道真就像是齐王请旨的理由那样,沈文山对余锦一见钟情了?
没几个人相信这个说法,可世子的婚事到底事关皇家,并不是他们能够轻易置喙的。
因此京城各个圈子里,短期内反而沉寂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