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
他们随身携带的工具也很齐全,锤、斧、锯还有凿子都包的好好的。
李俞还是老方法,用钱砸。
开出来他们平时收入两倍的价格,而且每做五天还能休息两天,换取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永久定居下来。
两人明显都有些意动。
其中那个绰号九指的半兽人木匠很快答应了下来,剩下的中年人,则显得有些犹豫。
黑石城和绿野离得并不远,这里发生的事情他多少还是有些耳闻的,尽管那个名叫梅林的人一再向他保证蜥蜴人的危机已经得到了妥善解决。
往后都不会再有人从沼泽里冲出来,在这附近烧杀抢掠了,但是事关自己,还有自己那些亲人的安危,由不得他大意。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也很让他在意,那就是这片土地上没有银月女神的信徒,生活的全都是异教徒,他们信仰一个名为星期六的陌生神明。
这让中年木匠很是不安。
李俞可以理解这种不安,于是上淘宝花了五十五块钱买了个木刨子,送给中年木匠当做乔迁之礼。
后者很快就被这种能够轻松令木料表面变得平整的小工具给深深震撼了,为之着迷不已,不分昼夜的把它抱在怀里,到哪儿都想刨一下。
最终他也同意留了下来。
加上两人带来的三名助手领地上就有了五名木匠,李俞又分出五十名蜥蜴人给他们打下手,组成了五只木工小队。
而在另一边,李俞联系的设计师也把做完的设计图发了过来。
他做设计师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接过这么奇怪的单子。
客户一上来就言明要砖木结构,不要用现在最常见的钢筋混凝土做建材,这也就算了,毕竟这年头,纯木的屋子都有人在盖,砖木虽然越来越少,但也不算多离谱。
可后面的要求就让他虎躯一震了,对面居然不要他设计电气和自来水,也不需要厕所跟浴室,但是厨房需要一个烟囱,同时烟道还要和卧房的睡炕相连。
看的设计师直呼梦回童年,心想自己莫不是碰到了老乡,这设计不就他老家的东北大炕吗?
言辞间不由也热情了起来,同时出于职业素养忍不住又多问了一句,“老板,那你这厕所打算咋整啊?”
李俞回复道,“我准备在外面盖个公厕,嗯,就是可以十几户人共用一个那种。”
设计师再次梦回童年,顿时秒懂,“旱厕!那老板也别找别人了,旱厕的设计图我直接送你一份好了,这东西遍地都是,就当交个朋友,不过你水电真的都不要吗?”
旱厕,火炕,这些东西哪怕是现在的农村都还算比较常见的,然而这年头没通水电的地方就不多了,尤其是电,很多深山沟沟里都拉进去电线了。
李俞也不解释,只是继续打字,“不用,你先把设计图做出来发给我吧,如果没问题的话,后续建公共澡堂我还会再找你的。”
虽然心中依旧有不少疑惑,但设计师还是在两天后把第一版设计方案发给了李俞,李俞看完后提出了几处修改意见。
设计师按照要求再改过后,李俞这次隔了一天,又向他提出了几个问题,不过这次不是修改意见了,大部分都是和具体施工有关的,有些还很幼稚。
设计师耐着性子回答了,李俞终于表示了满意。
于是不久后设计师就将完整的设计方案打包发了过来,包括占地尺寸,建筑面积,造价估算,施工参数还有各种建筑图和结构图与给排水图。
李俞也很爽快的付了尾款。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双方都很满意的交易,设计师虽然觉得对面客户的要求有点奇怪,但也没太往心里去。
这时的他完全没想到,这只是今后两人漫长合作的开始,往后对方要他帮忙设计的东西只会一次比一次更加离谱。
而他自觉平庸无奇的设计作品很快也会风靡整片布拉提斯大陆,被无数石匠和木匠顶礼膜拜,乃至引领起一场声势浩大的艺术潮流。
当然,这些就是后话了。
农业革命
李俞一边张罗盖房的事情,一边也没忘记解决吃饭的问题。
蜥蜴人们从沼泽里带出来的食物主要是一些肉干跟野菜,再加上他们洗劫了几个村落后抢到的存粮和一些家禽。
这些食物大概能让他们支撑一个月的时间,甚至还能再久一点,但李俞还是又掏钱从黑石城采购了一批粮食,以小麦和黑麦为主,再加上菜豆和豌豆还有洋葱,这也是红狮帝国普通民众的餐桌上最常见到的几种食物。
另外,原先这两片土地上是有着不少农田的,算一算时间也快到了可以收获的季节了。
虽然这其中有一部分已经被蜥蜴人们给糟蹋了,但是也有一部分还能抢救下,除了绿野的特产胡萝卜外,还有大麦跟小麦,也都快成熟了。
李俞当然不想浪费。
之前一段时间他和伊蕾娅一起合伙卖胡椒赚了不少钱,然而现在不过短短数日这笔钱已经被他花掉大半了。
而这还仅仅只是前期的一小部分投资。
李俞跟随兔子小姐来到她的领地后,虽然看起来有点不务正业,每天就是带着小侍女克拉拉还有几个没长大的孩子在绿野到处东晃西晃。
但也正是这段实地调研的宝贵经历,让他对这片土地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其中,农业尤其是李俞考察的重点。
粮食生产不论在何时何地都是最重要的事情,没有之一。
如果你玩过饥荒类游戏,那么就该清楚在游戏的前期,你的大部分时间都会花在收集食物喂饱自己这件听上去很简单的事情上。
事实上超量生产正是创造文明的基本条件之一。
如果你能让土地生产出更多的食物,那么就能把更多的人手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其他的工作。
布拉提斯大陆上的农业水平如此落后,种收比达到逆天的1:4实际上是各种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抛开地理气候还有开局作物本身的物种差异(比如亚洲的水稻天生就比欧洲的小麦高产的多)这种暂时难以改变的因素不谈。
首先在工具上就存在有很大的问题。
李俞看过绿野的农夫们所使用的犁,那依旧是类似古罗马人采用的刮犁。
这种犁是木质的,头上有刀片和铁桦,可以由人畜拖曳,然而却只能犁到表层土壤,无法真正翻转土地,疏松土质,也无法清除掉位于更下层的杂草的根系。
这样等撒下种子后,杂草就会开始和种子争夺土地里的养分。
而且哪怕是这样的刮犁保有量也少的可怜,经常一个村子里只有一两具,归领主所有,远远无法满足一村人的耕种需要。
李俞对症下药,打算引入铧式犁,这种犁在中国其实出现的很早,但是几千年后才传入欧洲,直到现在依旧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当然很多已经被挂在拖拉机后了。
它的结构并不复杂,包括铧、分土片,犁架,外加一个可以调节高度的小轮子。
其中橡胶轮子可以用木轮代替,铧和分土片最好用铁的,没有的话,甚至也可以用木头,毕竟春秋战国的时候很多铧式犁就是纯木的,无非就是效果差一些。
如果把犁头换成凿子,还能给因为耕作太勤的硬土层通气。
另外播种机李俞也准备来一个,这东西的原理也很简单,就是一个可以手推的独轮小车,加一个能够转动的木挡板和漏斗,只要把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