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页
巴彦后背上沁出一层汗。如何处置准王后的去处?谁来继任王位?这是他能够置喙的吗?
巴彦早先就将刘元乔可能会问的问题想了个遍,可除了第一个,其它问题全都出乎他的预料。
“事发突然,继任王汗之事,还需等到扶棺回王庭后,再同诸臣商议。”
“哦?是吗?”刘元乔突然起身凑近了巴彦,朝他神神秘秘地勾了勾唇角,“可那时,还有左大将什么事呢?”
巴彦仰头看向刘元乔,“君……君侯何意?”
“吾的故国大魏有一句俗话,叫做‘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2】,但,”刘元乔话锋一转,“若有机会当主子,又为何要当臣子?左大将认为,吾说得在不在理?”
巴彦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刘元乔忽略了巴彦脸上精彩的神色,继续说道,“当谁的王后不是当王后,若吾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却连一日王后都未当上,那岂不是白白走了这么远。”
“哗啦”巴彦急忙从地上站起来,“臣想到还有事需要处理,臣先行告退。”
“嗯?”刘元乔脚下一跨,挡住了巴彦的去路。
“君……君侯……”
刘元乔更进一步,逼近了巴彦,“左大将已占足了先机,为王为臣,皆在左大将一念之间,若左大将下定了决心,吾可助你一臂之力,吾可以保证,吾的故国大魏,会站在左大将你的身后,只要,”刘元乔饶有兴致地抬手点上殇结,“只要图勒王后的位置,是吾的。”
话已至此,巴彦的脸色已经无法用惨淡来形容。
刘元乔兀自一笑,“左大将有时间可以考虑,不过吾耐心有限,至多,等你到今夜子时。”
她侧身一步,让开了路。
巴彦像躲鬼似的,三步并作两步衝出了营帐。
刘元乔捻了捻指腹,那里还残留着殇结的触感。
注释:
【1】出处《战国策》。
【2】出自《三国演义》。
破阵曲(九)
在刘遂的授意下,朔谷表面按兵不动,但探子暗中的消息往来却络绎不绝。
南图勒大军后退至仓城西南百里处的塞上原后,刘遂接到了一封意料之中的来信。
信被藏在乞丐讨饭的破碗内部,于四日前从仓城发出,历经波折才送到刘遂手中,信上只有一句话,“某欲与魏共襄盛举”,落款是一枚北图勒王印。
“你是锡善王的人?”刘遂踱步到装扮臣乞丐的信使面前,居高临下地盯着他看,五分信,五分不信。
“是。”信使单膝跪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图勒礼,“若殿下愿与我北图勒结盟,一起出兵夹击南图勒大军,待事成之后,我王愿将阳夏三州,完璧归赵。”
刘遂眸光闪了闪,“哦,锡善王倒是大方。”
“我王诚意十足,殿下尽可相信。”信使说道。
刘遂不置可否,反问面前跪着的人,“孤有一个问题,锡善王如何对收復南图勒一事胸有成竹?据孤所知,北图勒如今五汗并立,锡善王所据的领土,不过当初的两成,就凭这两成,便想让孤下注?”
信使似乎早就知道刘遂会有此一问,不慌不忙地回答说,“不瞒殿下,我王所仰仗之兵力,确确不比从前,然我王身居王汗之位近二十年,乃北图勒正统,图勒百姓心中自有分明,再则,南图勒燕祁王骤然身陨,南图勒正是军心大乱之际,原先的两成胜算,便能涨至六成。”
“也就是说,信使也认为你们锡善王还有四成的可能会失败喽。”刘遂故意如此说道。
信使倏忽抬头,“若我王有十成胜算,今日臣下便不会出现在殿下面前,正是因为需要殿下补足剩下的四成,臣才来到此处,余下的四成,殿下给了,那么让阳夏三州重回中原辖境的功劳,便会落到殿下身上,这样一来,你我双方,皆大欢喜,不是吗?”
刘遂笑了笑,“你所言不错,听上去,结盟出兵对你我双方都有好处,可是信使忘记了一点,”刘遂顿了顿,在信使疑惑的目光中继续说道,“孤的堂弟,承平侯刘元嘉,已和亲南图勒,如今大魏与南图勒算是姻亲,天下皆知你们南北图勒势同水火,若孤同你们结盟,岂不是背弃姻亲,陷大魏于不义?”
刘遂的话并未让信使知难而退,相反,刘遂的这一番说辞令他暗自松了口气,不过他还是狡辩道,“可燕祁王中止了大婚,承平侯还不能算是南图勒的王后。”
“然诏书已下,这份婚约早已昭告天下,燕祁王只是中止了婚约,并未悔婚,何况孤怎么记得,是你们北图勒兵临凉城,燕祁王才不得不在大婚之日领兵出征的,要论起来,这场大婚未能如期完成,你们北图勒才是,‘功不可没’。”刘遂加重了最后四个字。
信使依旧从容不迫地目视刘遂,“长生天仁爱,或许是觉得燕祁王不堪为君侯良配,不配为大魏盟友,这才冥冥之中安排我北图勒出兵,拨乱反正呢?”
“那信使觉得,什么才是正?”刘遂问。
“殿下助我王一统图勒,我王当送回承平侯,且以阳夏三州、黄金十万两、铁矿十万斤、良驹五千匹为嫁妆,将幼妹思慕公主嫁与干武陛下为妃,殿下以为,此可算为正?”信使露出一副胸有成竹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