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页
洲渚从前就知道,商场如战场,向来是风云变幻,鬼神莫测,她不甘心坐以待毙,所以准备积极应对。
如何积极应对?自然是要让糖融入到百姓的生活中,让百姓跟离不开盐一样离不开糖。所以,开发各种甜点就很有必要了。
现今市面上甜点不少见,但多以蜜糖、饴糖为主。比如蜜糕、蜂糖糕等糕点,和蜜饯果脯,都是因蜜糖而生产製作出来的。饴糖就更不必提了,它的原料是稻米、黍米还有大小麦,这些作物种植地域基本在北方,而历朝历代,政治、经济、军事的中心都在北边,因此饴糖在北边广为流行。
而蔗糖製品呢?
人们提到甘蔗,最先想到的必然是榨汁做饮品。
便是糖冰与红糖的作用,除了跟药用沾上一点关系之外,平常最多也就是加入到汤里煮成糖水。
也不是没人用蔗糖产品来製作甜点,但很多如麻糖、鼓儿糖等含有蔗糖的甜点,主要原料都是饴糖,然后在里面掺了点蔗糖,它们并不完全算是蔗糖製品。
即便是盛产蔗糖的广州等地,也到处有饴糖的影子。
顺便一提,洲渚怀疑现代的广式糖水那么出名可能是因为工业化后,蔗糖的产量大大提高,蔗糖也走近了寻常老百姓家,然后蔗糖的地位才逐渐超过饴糖、蜜糖等。
当然,在离工业化不知道还有几百、几千年的情况下,没法实现量产的蔗糖实在是太难出头了。
基于这些原因,洲渚决定製作各种甜点,只要这些甜点得到了百姓的认可,那蔗糖早晚有一天能赶超饴糖的。
甜点分两大类,糖果跟糕饼,细分下来又能分出数十种类别,洲渚没有耐心分得那么细致,她隻抓糖果与糕饼两个大方向。
糖果类,她想到了南康州盛产的椰子,椰子能做成椰丝、椰蓉、椰子糖,原料之一是白砂糖,但现在的工艺水平还生产不出白砂糖怎么办?没关系,用糖冰替代。
除了椰子糖,还有冬瓜糖、糖葫芦等,口味多样,总能满足老百姓的口味。
糖果到底是太甜了,而且不能饱腹,所以不一定比糕饼类受欢迎。
洲渚能想到的糕饼类甜点数不胜数,什么绿豆饼、米糕、凉糕、豆沙糕、马蹄糕——说到马蹄糕,它的原材料之一是荸荠,俗称“马蹄”。北方的人可能对它很陌生,但两广、闽地的人对它却很熟悉。
洲渚观察过,南康州栽培荸荠的人不在少数,因为有点甘甜,还多汁,所以一般被人作为水果给端上桌。因它生于沼泽或水田中,所以对于很多富户来说,它们并不是什么稀罕的奢侈品,多是百姓用来充饥的。
当地人不清楚它还有别的用途,洲渚却清楚,荸荠可以磨成粉,然后加糖水,就能製作成马蹄糕了。
除了以上糕饼,洲渚还想到了南康州当地美食——籺。比起那些绿豆饼,恐怕南康州的百姓对籺的接受度更高,所以如果能弄出甜口的籺,那就更好了。
在做甜点方面,洲渚只是一个理论家,实践阶段还得靠平日负责下厨的杜佳云及池不故。
杜佳云心疼糖,所以在製作糕点的时候都十分小心谨慎,力求少浪费一些糖。
洲渚却说:“要想成功,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若是连这点觉悟都没有,怎么挣大钱呢?”
她将那些并不算成功的糕点送去给白衣庵的尽休师太,让她供奉于佛堂,又或者分发给贫苦的人吃。
尽休师太没有吞功,在救济食不果腹的穷苦之人时,也会提到这些东西都是洲小娘子提供的。
洲渚之所以选择让尽休师太去做这个好人,一是糖太贵了,如果她经常拿出这些甜点来分发给别人,肯定会惹人注目,别人一看夏馆只有三个弱女子,然后把她们当成冤大头,前来搞事怎么办?她跟池不故有自保能力,杜佳云没有。
二来,她并不想让人养成习惯,哪天她拿出好的糕点,不再免费给穷人发放,他们肯定会怪她。别到时候接济出仇人来了。
本以为甜点研发工程要耗时又耗力,洲渚都做好了长期研製的打算,没想到峰回路转,叫她们遇到了杜佳云的三嫂。
那是清明寒食的时候,杜三嫂去祭拜亡夫杜三郎,杜佳云同行,发现她提了一篮子青团。杜佳云吃着甜甜的,寻思,这不就是甜点吗?
杜佳云忙问:“这青团是谁做的?”
杜三嫂有些不安:“我做的,是不好吃吗?”
杜佳云惊讶道:“不,太好吃了,我想知道是怎么做的。”
杜三嫂松了口气,将它的製作方法告诉了杜佳云。
杜佳云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杜三嫂的祖母曾是江南大户家里的厨娘,做的一手好甜点,家里也借了大户的光,开了家卖糕饼的铺子,后来家道中落,被迫举家南迁,在广州落户。但她们家对于当地的百姓而言到底是外来户,处处受排挤,最后家境一日不如一日。
几年前,兄长与人争夺水源而械斗伤人被抓,她跟嫂子也被乡人驱逐,成为浮客。辗转之下来到南康州,为了生活,她们将自己卖给了牙侩,嫂子被牙侩卖到了别处去,她则被卖到杜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