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页
杜三嫂愕然,这么直接,她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好在她也没有犹豫,道:“我自然是想的,但是我如何能做到?”
身为杜家的儿媳,即便已经守了寡,即便想要改嫁,但是没有夫家的首肯,又没有娘家人的帮衬,乡里谁会帮她?更别说开糕饼铺,她有一点嫁妆,却不足以开糕饼铺,若想要得到杜家人的支持,无异于天方夜谭。
杜佳云道:“没关系,阿池姐姐和阿洲姐姐聪明能耐,我已经找她们支过招了。她们说,你若当真下定了决心要开糕饼铺做买卖,那就得自己立起来,否则就算你开了糕饼铺,也很容易因为他人的左右而难以为继。”
杜三嫂凝视着她,良久,才郑重地点点头。
杜佳云这才继续往下说:“其实三嫂未尝不能跟大嫂、二嫂合作,爹娘不是想给三哥过继一个子嗣吗?三嫂便可以跟她们说,若是她们能说服大哥、二哥过继一个子嗣给你,那将来你开的糕饼铺,就会让嗣子继承,不管他们会过继哪个孩子给你,将来收益的都是那个孩子……”
杜家人看着杜三嫂的原因不就是怕她跑了?一旦杜三嫂表现出顺从,还打从心底里将自己当成了杜家的一份子,那杜家人对她的恶意就没那么明显了。
那要如何才能表现出顺从,令杜家人放下防备?自然是接受杜段过继子嗣的提议,再拿出自己的绝活,说服杜家人允许她开糕饼铺,到时候她有钱养活那个孩子,又能代替杜三郎孝敬家里,将来还能让那个孩子继承糕饼铺。
面对如此诱惑,很难有人不动心。杜家只是小有资产,但谁会嫌钱多?况且,杜三郎死后,大郎、儿郎两房可都开始在暗中较劲,每个人都想等杜段死后,自己能多分一点家产。
当然,说让孩子继承糕饼铺这都只是权宜之计,等将来杜三嫂彻底站稳脚跟了,她的家业要不要留给这个孩子,还得她自己说了算。要是那个孩子不孝顺,她就再多养几个孩子,将家业都分出去。
杜三嫂听完杜佳云的话,目瞪口呆。
这想法太离经叛道了,但……她好心动!
冯佑民和杜佳云离开杜家后,杜三嫂一个人沉思了几天,将各种拉拢妯娌的措辞反覆斟酌,同时,她也在等一个恰当的时机。
终于,杜三嫂安分在家干活了好几天后,杜大郎和杜二郎的几个孩子有些馋她之前带回来的糕点了,他们天天围着她,问:“三婶,你怎么不带糕点回来了啊?”
杜三嫂道:“我没去夏馆,没有糕点了。”
几个孩子又问她为什么不去夏馆了,甚至还想拽着她去夏馆,好在梁氏看见了,喝止了他们。
几个孩子平日被家里骄纵惯了,开始嚷着要吃糕点。
梁氏无奈,只能问杜三嫂那些糕点都是怎么做的。
杜三嫂说出了马蹄糕所需的材料后,梁氏才意识到,原来洲渚让杜三嫂做的那些糕点真的很贵,光是糖这一部分用料就得十几文钱了,更别说还有荸荠粉这些东西。一斤荸荠出不了多少粉,做一块巴掌大的马蹄糕得十几斤荸荠,饶是杜家这样的资产,吃上几顿,也能把杜家吃穷了。
其实杜三嫂是故意挑成本最高的马蹄糕来说的,就是要让杜家人意识到她去夏馆干活并不是洲渚在占她的便宜。
梁氏脸色难堪,把孙子孙女们骂了一通。
杜大嫂和杜二嫂心疼孩子,又想让杜三嫂继续去夏馆占便宜,就说服了梁氏。
杜三嫂得以继续在闲暇的时候去夏馆帮忙。
杜家人抱着反正不用他们出食材,还能吃到好吃的点心的心态,放任杜三嫂在夏馆“占便宜”。然后杜三嫂回来后,在杜大嫂和二嫂面前故作无意地说她除了马蹄糕之外,还会很多种糖果糕饼的做法,如果能开铺子的话,一定会大受欢迎的。
二人不以为意,受欢迎又怎么样,糕点的成本那么高,家底再厚也不是这么败的呀!
杜三嫂又说了几种成本低的糕点,二人为了哄孩子,怂恿梁氏让杜三嫂试一试。
梁氏隻好按杜三嫂的单子去买了些芝麻、麵粉、糯米粉和糖回来,然后做了一蒸屉的芝麻糕。
那芝麻香气直接从厨房钻出,弥漫到邻居的家里去,不停地有人探头探脑,询问杜家做什么好吃的了。
梁氏还记恨邻居说杜家盯上了杜三嫂嫁妆之类的坏话,没有搭理他们。
而杜家人吃过这芝麻糕,立马就被甜甜糯糯的口感征服。
杜大嫂突然想到,这么贵的糕点,乡里人吃不起,但城里的人一定吃得起,而且和省吃俭用的乡里人不同的是,城里人一天会吃四顿。
时人一天隻吃两顿饭,但并不是说其余时间段就不吃东西了,中午的时候,基本会吃些糕点,晚上又会到酒肆喝酒,吃些小吃。如果让杜三嫂去城里卖糕饼,说不准真的大受欢迎。
杜三嫂见时机已到,就分别找杜大嫂和杜二嫂嘀咕了过继孩子,然后开糕饼铺,将来让孩子继承糕饼铺的事。
其实比起杜大嫂,洲渚和池不故认为说服杜二嫂成功的概率比较大,因为一旦杜段去世,那大部分家产肯定会由长子继承,次子能继承三成已经算多了。所以杜二嫂肯定会不甘心,但一旦杜三嫂的糕饼铺开了起来,又挣了钱,那这钱最终不还是他们二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