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页
抱着这样的心思,杜二郎和杜二嫂就提出将自己三岁的次子过继给已逝的杜三郎。
杜大郎和杜大嫂一听,立马就知道他们打的什么主意,于是也提出将自己刚满周岁的小儿子过继出去。
……
到了七月中旬,过继的事也有了结果。
“三嫂过继了二哥的次子小松。”杜佳云说。
有了这个嗣子,杜三嫂终于在杜家立足了,虽然她提出开糕饼铺的事没能得到杜家人的资金支持,但她若是能找到人一起开铺子,杜家人也不会太反对了。
洲渚点点头,有了决断:“差不多了,现在可以把铺子开起来了,然后趁机营销我们的中秋月饼……”
杜佳云有一丝丝苦恼:“距离中秋只剩一个月,来得及么?”
“铺子还没开起来不打紧,先租借冯家的铺子,在那里设一个摊位,就卖各种糕点,然后让人记住我们紫霜园的招牌。等铺子开起来了,也不担心没人来买了。”
杜佳云恍然大悟:“阿洲姐姐,你可真会做买卖!”
洲渚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都是跟超市学的,适不适应这个时代还两说呢!
杜三嫂开糕饼铺自然需要别人投资,不过洲渚、池不故和杜佳云是真实的投资人这件事不能让杜家知晓,不然杜家得知杜三嫂其实股份很少,即便她老去,她的嗣子也得不到多少遗产,肯定会阻止她经营糕饼铺。
所以,她们依旧需要梁姻来当幌子,杜家人才能放心地让杜三嫂带着嗣子去城里。
开张
中元节过后, 南康州城的街巷又重新焕发了活力,即便是夜晚,在酒肆喝酒吃宵夜到半夜才归家的人也依旧不少。
这时, 有几个少年提着篮子在酒楼、茶肆穿行托卖,遇到酒楼的客人, 他们便说:“吃酒太多容易伤胃,郎君们不妨吃点糕点垫垫肚子?”
遇到茶肆的客人, 他们也有另一套推销话语:“茶香却微苦,喝完正需一点甜点调和一下味蕾,郎君们尝尝紫霜园的糕点吧?”
有听说过紫霜园的客人,疑惑道:“紫霜园不是卖糖的吗, 何时开始卖糕点了?”
“紫霜园是卖糖的,但也卖糕点, 这些糕点都是用紫霜园的糖冰做的。”
在托卖的推销下, 有人买了几块浅尝, 发现还别说, 这些糕点都很软糯香甜, 特别符合他们的口味。
南康州产盐,虽然能确保他们的生活中不会缺少“咸”这一味, 但是吃多了“咸”就总想换一换口味。
很多人都吃不起花椒、胡椒, 所以跟辣味也没太多缘分。
酸的话, 倒是有人会用盐来腌製酸菜,而酸菜也是南康州百姓桌上最常见的食物之一。
剩下两味中, 只有一部分人会喜欢吃苦,而甜则是南康州人广为接受的口味。
吃完甜食后, 人会精神许多,且受南康州的气候影响, 糖分的摄入能让生活着这个气候湿热的地方的人维持好身体机能,这是身体的选择。
因而在南康州,各色糖水、甜食并不少见。但是这种新鲜的点心,还有这绝佳的口感,彻底征服了他们。
吃完之后还想再吃,吃多了觉得腻怎么办?那就喝一口茶,茶的滋味完全将那股甜腻的味道给压了下去,他们还能继续吃!
块下肚,他们已经灌了两碗茶,然后就饱胀了,一直到吃晚饭的时间,他们也还不是很饿。
托卖篮子里的糕点很快就卖完了,有些人想带回家给家里人尝尝,托卖的人便指了冯家的铺子,说:“那儿有个摊子,紫霜园的糕点只有那儿出售,而且临近中秋,紫霜园出了一款月饼,豆沙蛋黄馅的,大家想吃的话可以去尝尝鲜。”
大家自然知道月饼是什么,但还没有人吃过什么豆沙蛋黄馅的月饼,于是都涌向冯家的铺子。
试吃过后,众人纷纷点评:“吼,又甜又咸,本是两种相衝的味道,放在一起,却异常美味,咸蛋黄的存在减淡了豆沙馅的甜腻,而豆沙又使得蛋黄没有干吃那么咸了……”
也有人好奇:“豆沙是什么?”
杜三嫂被众人围着,有些生怯,但还是如实回答:“红豆。”
“那怎么是甜的?”
“因为加了糖浆。”
“……”众人七嘴八舌地问,但涉及商业机密,杜三嫂便不肯回答了。
终于,遇到了问价的客人:“这一个月饼多少钱?”
“一个二十文。”
“嘶——这么贵!”众人战术后仰。
“一个月饼能分四份,一份是五文钱,这般算的话,是不是就不贵了?”
众人:“……”
一个人吃一个月饼还是太腻了,吃不完,所以分成四份无疑是最优解。一家四口人的话,刚好一人一份,这么算来,二十文钱似乎也不是很贵了……要知道跟糖有关的东西都贵。
虽然糕饼生意一开始不是很好,但是吃过紫霜园糕点的人都会成为回头客。特别是一些富户,觉得用这样的糕点、糖果来招待客人特别有面子。